特色小镇:想多了?跑偏了?做坏了?

作者:本站   发表时间:2019-07-11      分享到:

 

  自2016年以来,国家一直积极探索特色小镇建设,尽管在实践中出现一些偏差和问题,但大方向是正确的。在积极培育特色小镇的同时,各地也非常热衷于文旅小镇建设,尤其是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,在一段时间内,文旅小镇甚至成为发展重头戏。


  目前,特色小镇出现了3种极端情况:一是想多了,无论是国家级的,还是地方级的,一拥而上,成了形象和政绩工程;二是跑偏了,大多特色小镇建成了文旅小镇,而非高端技术产业小镇;三是做坏了,不少文旅小镇建成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。


  特色小镇的三个问题


  2016年8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,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,并于同年10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127个,2017年8月公布了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276个;随后各省市县甚至乡镇也在规划特色小镇,全国上下都在搞,那就不止是403个的问题了。事实上,2018年初,就有20个省份提出特色小镇创建计划,总计划数量超过1500个,如果加上剩余14个当时尚未公布计划的省份推算,全国至少会出现2000多个省级特色小镇,再加上市县两级,显然是想多了。


  特色小镇也罢,特色小城镇也罢,在现行条件下和现阶段看,好像多了,长期看未必,只要符合市场规律,方向路子正确就行。我们的城市、乡镇、村落都是特色化的,岂不很好?但问题是做偏了。当年的文件明确要求“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、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、商贸物流、现代制造、教育科技、传统文化、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,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”。据此要求,大体可以划分为科技型小镇、农业型小镇、文旅型小镇、产业型小镇等。但现实情况是,无论特色小镇还是特色小城镇,大多直接奔着文旅型小镇去了,最怪异的现象是,房企扎堆特色小镇。


  有些投机取巧者挟“政策”而乱市场,借特色小镇之名,行地产开发之实。须知,特色小镇和旅游小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,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不应是旅游小镇,而应是产业小镇,且是高端精工产业小镇。旅游小镇充其量是特色小镇的一个子项,旅游也只是特色小镇的产业、社区、贸易、文化等诸多功能和生态、生产、生活、生命等多元诉求之一。


  从全国来看,目前的很多文旅小镇确实搞成了一个“空壳”,注重了建筑设计,而没有重视文旅设计和业态设计。文旅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一个门类,本没有对错之说,只有正偏之别,但现实状况是,很多文旅小镇被一些投机者硬生生地做坏了。


  文旅小镇是什么?


  谈文旅小镇,有必要先弄清旅游小镇是怎么来的?因为文旅小镇是在旅游小镇基础上演变出的一个称谓。何为旅游小镇?旅游小镇不是一天形成的,有了居民才有生活,有了生活才有市场,才有市井风情,才有民间风俗,才有文化沉淀,才有旅游吸引力。对此,有关部门在《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》中,也明确强调了“培育”二字,而不是“建设”或“创建”。


  特色小镇的提法,最早见诸《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文件中提到:“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,合理利用民族村寨、古村古镇,发展有历史记忆、地域特色、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,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”。但这时对特色小镇的提法是模糊的,与后来对特色小镇的定义也不尽相同,相反,倒是与旅游小镇的概念颇为相近。其出发点是“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”,发展途径是利用“民族村寨、古村古镇”,其资源基底是“历史记忆、地域特色、民族特点”。


  直到2016年2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》,才正式提出“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。加快特色镇发展。因地制宜、突出特色、创新机制,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,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、与服务“三农”相结合。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、商贸物流、信息产业、先进制造、民俗文化传承、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,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。”这时有了特色小城镇的提法,而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提法比特色小城镇还要晚一点,是在同年的8月。


  旅游小镇或为集镇,或为市镇,其产生和演变需要一个过程,那些有名气、有人气的旅游小镇大都是历史形成的,最初可能仅仅是一条古道,用之于军旅、商旅,后来在古道两侧自发形成了客栈、驿站,为的是往来行人歇息,年岁一长,自然呈“非”字形向四围延伸拓展,形成街道或小镇,于是便有了生产、生活、商贸、文化、娱乐等功能,有了宗祠、牌坊、寺庙和书院,几十年、几百年过去,慢慢沉淀了文化个性和气质,淬炼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,乃至特有的精神气质,及至现在,幸存下来的古镇便凸显出其独特性、稀缺性和差异化,这就给了现代人一个去旅游的理由。


  文旅小镇的核心是什么?


  对于新建的文旅小镇,有的过多流于形式,尤其是沉湎于建筑外貌,与其地域特色文化相悖离。成都有一个投资约20亿元的文旅小镇,已经成为一个典型负面案例,据说生意萧条,游人稀少,绝大多数商铺已关门。在规划中,整个小镇是集精品酒店、商务会所、购物、餐饮、休闲、旅游、特色商品、商务办公等于一体的高端复合型商业特色街区,唯独没有原住居民的生活区域。以上所有的设施应该是为旅游者服务的,但雅则雅矣,错就错在没有旅游者乐于追逐的地域性和原生态的生活,也就是烟火气。


  文旅小镇最核心的是带有市井烟火气的产品,旅游者大多是奔着这种市井文化体验去的。这个很重要,搞文旅小镇必须懂得受众群体的诉求。文旅小镇宜形神具备,但要偏重于“神”,其打造路径是形具神生;宜雅俗共赏,但要偏重于“俗”,其打造路径是随俗雅化。文旅小镇的“神”与“俗”,说的就是文化和内涵,且是市井文化,而这种文化只能遗落在“寻常巷陌”里。


  市井文化因其地域性和亲近性,故而有特殊性和生活性,具有无限的风情,是旅行者最钟情的地方,而市井文化的最佳载体就是那些遗留几百年乃至千载的古城、古镇、古街、古巷,这里有最真切、最世俗、最醇厚的生活化体验,因而成为旅游者乐意追逐的旅游地。